全国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泸溪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做法和经验

湖南省民宗委 mzw.hunan.gov.cn 时间:2018-09-26 16:09 【字体:
  

  

  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州东南端、沅水中游,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五强溪水电站移民库区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全县地域面积1565平方公里,辖7镇4乡14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2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比重达60%。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省、州民族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泸溪县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2016年,泸溪县会同自治州其他七个县市一起成功创建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17年12月26日,我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在2017年度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考核中我县获评优秀县(排名第一)。2017年9月21日,国家民委副主任刘慧、省委副书记乌兰一行到泸溪考察后,也对我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一、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高位推动

  一是完善机制保障,提供强大驱动力。县委、县政府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及时成立和调整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健全工作机构,配强工作人员,强化工作保障。严格制定创建考核验收指标,层层制定创建方案,为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奠定了基础。每年安排90万元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费,为创建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把创建工作与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每年评选一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创建工作从被动的要我创向主动的我要创转变,全县掀起了创建活动热潮。

  二是高层高位推动,全民共建共创。多次召开创建工作联席会议、专题推进会议,精心组织部署和调度全县创建活动。推行“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加大创建工作督导力度,进一步明确各单位、乡镇“一把手”负总责,示范点实行联系人连带责任制度,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创,各行各业共建共创的格局。

  (二)多措并举,深化创建

  一是借助各类媒介,营造创建氛围。在电视台、泸溪网站开辟了宣传专栏,充分利用微刊等新媒体传播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大力宣传全县各项民族事业发展成果,全面展示各族人民幸福生活。在高速路口、六车道、城区主干道、白浦公路设立宣传牌、张贴标语,形成民族团结宣传一条线。在出租车、临街商铺、各单位的电子显示屏上播放团结进步标语,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

  二是举办集中培训,提升创建水平。在县委党校主体班、学校开设民族理论政策法规课,邀请州民宗委专家作专题讲座,各乡镇、各单位也各自举办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培训班,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全县干部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论素养,提高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开展主题活动,扩大创建影响。县民创办和各示范点分别制作了民族团结进步专题片,编印了民族团结进步画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演讲比赛、征文竞赛、书画摄影展以及民族文化进机关等主题活动,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2017年8月底,在全县举办了"喜迎十九大,建州六十周年""国税杯"民族团结进步演讲比赛,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全面覆盖,凸显亮点

  一是围绕行业特点,实现“七进”全覆盖。成功打造19个示范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景区、进寺庙的七进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引向深入。在机关单位重点围绕提高办事效率、高效为民服务这个重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窗口,为各民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企业突出提升效益、履行责任这个重点,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放大企业社会效益相结合,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在乡镇重点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方案制度、宣传教育、督查考核等关键节点入手,及时解决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创建活动始终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目标、有措施、有效果”。在社区强化网格服务,完善服务设施,设立了少数民族服务站,开展多项便民服务活动,使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了社区对他们的关爱和温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在学校大力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本地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中的辰河高腔、踏虎凿花、跳香舞、踩高跷、滚铁环等“非遗”传承项目以及“苗拳”、“粮食字画”等民族文化精粹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在寺庙着重进行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宗教人士作用,规范讲经内容,将民族团结与日常教务管理、“和谐寺观”创建、有效促进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力增进了民族团结。在景区举办大型民俗文化宣传活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

  二是结合精准扶贫,实现基层全覆盖。各乡镇、各单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组织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系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知识。开展评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村寨活动,营造各民族互尊互敬、互信互爱、互帮互助、互学互励的风气,激发各族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各乡镇、各单位从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着力解决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扎扎实实地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广泛宣传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成果,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三是加强服务管理,延伸创建覆盖面。我们在民宗部门、在社区设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站,在政务中心和民政局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窗口,为少数民族群众办事开辟了绿色通道,帮助解决生活、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并建立工作台账,摸清底数和基本情况,依法依规管理。注重加强走访和联系,及时了解他们思想动态,适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及时发现和处置不稳定因素,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服务到面前,第一时间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有效地拓宽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覆盖面。

  二、创建工作成效

  (一)统一认识,促进团结

  通过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接受了一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再教育,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各族干部群众的民族政策观念和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全县形成了各族人民自觉投身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共创共建的良好局面。

  (二)植根创建,助推发展

  各乡镇、各单位始终坚持寓创建活动于各项工作中,紧紧围绕“加强民族团结,加快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推动了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财政收入5.2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31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民生服务等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我县先后荣获全国平安畅通县、六五普法先进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慢性病防控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公共卫生服务先进县、综治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二是产业升级转型加快。首先,省级高新区建设加快,全县新材料企业达到11家,微细球形铝粉产能占全国市场份额76.8%,占全球市场份额22.3%,恒裕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众鑫钒氮合金生产技术领先国内。杜家毫书记把省级高新区命名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园,园区被列为全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其次,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打造了潭溪万亩柑生态科技示范园、浦市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农业园区,叫响了农业八大基地”“八大品牌,我县被评为湖南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第三,乡村旅游发展加快,打造了浦市马王溪七彩花果园、武溪狮子山葡萄沟等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一核两带三圈全域旅游雏形初现,沅水画廊、浦市古韵旅游主题进一步彰显。

  三是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升。2017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就达12亿元,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十项工程建设,一年内5个贫困村退出,3674户16349人脱贫。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组先后两次来我县调研,对我县精准脱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社保扩面提标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四是民族文化日益繁荣。目前,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辰河高腔”、“苗族数纱”、“盘瓠传说”、“团圆鼓舞”、“踏虎凿花”等5项,进入省级保护名录的有苗族跳香浦市中元节菊花石雕等6项。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7人,通过保护传承,一批频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发展。2017年9月13日,以盘瓠与辛女神话传说为素材的全国首部大型非遗动漫剧《盘瓠与辛女传奇》登陆央视少儿频道。一批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综合功能完善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也脱颖而出。潭溪镇新寨坪村被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达岚镇岩门古堡寨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单位和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洗溪镇芭蕉坪村、榔木溪村和欧溪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浦市镇先后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第三届“美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湖南省首批“经典文化村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并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坚持民创工作始终在路上的精神,努力为建设“五个新泸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