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贯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中央和上级部门相关精神,加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质量,拟面向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服务管理“九个一”工程,具体要求如下:
一、构建一套管理制度
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生活资助、学业帮扶举措。畅通信息传达渠道,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制定一套涵盖日常管理、学业帮扶、信息传达等内容的管理制度。
二、设立一个宣传教育窗口
要加强第二课堂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在校区、生活园区等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等设立专门的宣传栏,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质,占领网络阵地,设立专门民族团结教育网页。
三、实施一套帮扶教育工程
要充分关心家庭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学费减免、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返乡补贴、牛肉补贴等方式构建“奖、助、勤、免、贷、补”六位一体的帮扶体系,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要及时帮扶学业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少数民族学生“三帮一”、日常学习帮扶、MHK考前培训、四六级考前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学业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一套学业帮扶与生活帮扶相结合的帮扶教育工程。
四、开展一个少数民族学生素质提升计划
通过“经典诵读”、“主题征文”、“书院讲习”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各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建好一个“民族风采社团”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加强各民族的文化展示、交流。
六、举办一场“民族团结教育联欢大会”
充分展现少数民族学生的风采,表彰在民族团结教育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少数民族学生奋发向上。增强少数民族学生自信心,增进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
七、建立一个“少数民族学生临时党支部”
坚持“少数民族学生临时党支部”建设,加强“两学一做”学习工作,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养一批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以少数民族学生临时党支部为依托,加强在少数民族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加大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为党和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后备力量。
八、参观一批“红色教育基地”
通过参观“毛主席故居”、“刘少奇故居”、“雷锋纪念馆”、“湖南省党史纪念馆”、“新民学会旧址”等一批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九、培养一批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典型
通过“优秀少数民族学生代表访谈”、“十大励志人物评选”、“党员发展单列指标”等方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先进带动后进,注意挖掘、持续关注、及时表彰培养一批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