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结

湖南省民宗委 mzw.hunan.gov.cn 时间:2018-08-01 16:08 【字体:
  

      张家界市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也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地区,全市现有46个少数民族,以土家族、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28%,其中土家族105.2万,约占全国土家族人口的八分之一,白族人口11.6万,约占全国白族人口的十六分之一。现有8个土家族乡,7个白族乡。2015年7月,永定区王家坪镇被省民宗委命名为新一轮“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我市作为以少数民族居住为主的新兴旅游城市,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近几年来,市民宗委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的奋斗目标和“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的发展战略,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在全市广泛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领导重视,夯实创建基础。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统战部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把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领导小组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成立了以市人大分管民族工作的副主任为组长的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组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和成员,制定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工作方案,落实了工作机构、场地、人员、经费,为我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大力宣传,营造创建氛围。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众多且相对复杂的新建市,这些年来,我们终把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团结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民族工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维护各地区、各民族的和谐。全市上下保持了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一是狠抓党的民族法规政策和“民族大团结”的宣传。市县区在《张家界日报》、电视台开办“民族团结”、“民族之窗”、“民族大家庭”等专栏、专题节目,大力宣传民族法规政策,大力倡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二是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利用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各种载体,进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印发民族宗教宣传资料5000多份,印发《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近1000余份,分别到街道、乡(镇)、村(居委会)进行发放。三是狠抓了民族政策法规教育,增强信教群众法律法规意识。利用各教派的节日,到寺庙、教堂、道观等宗教场所教育信教群众不说伤害民族感情的话,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要遵纪守法,依法依规务工经商,做城市和环境的爱护者,做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维护者。同时,教育广大信众,合法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但要遵守宗教政策法规,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决抵御境外反华势力的渗透。 

  (三)积极工作,注重创建实效。一是认真实施《张家界市“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实施方案》,积极配合“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组委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工作。以近年来国家、省、市民族团结表彰会为契机,督促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促进民族地方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在市人大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组委会的指示下,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和睦的社会氛围。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中共张家界市委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张发〔20159号)文件。2015年8月24日,组织召开了张家界市民族工作会议,传达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中发〔2014〕9号、湘发〔2015〕9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和主要任务,以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相关政策。通报了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慈利县人民政府、永定区王家坪镇人民政府和先进个人金则胤、向延稳以及获得全省表彰的4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5名先进个人;并在会上对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做得好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扬。三是认真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建设,广泛组织开展边界民族联谊活动。目前,我市有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1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4个,各区县也分别设立了县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桑植、永定、沅陵、永顺四县区交界的近30个乡镇政府签订了边界乡镇睦邻友好协定。开展边界交流,稳定民族团结,成为边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四是认真做好来张少数民族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化解民族矛盾纠纷。充分发挥社区、宗教团体及群团组织的作用,及时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户口登记、子女就学、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并将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员及时纳入救济和帮扶范围。尊重流动少数民族群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同时加强政策法规和民族平等观的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和支持张家界建设。准确把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完善涉及少数民族的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按照“以房管理、以证管理、以业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协作共管机制,防止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损害宗教信仰、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区县民族工作部门在各少数民族中建立了联络员(信息通报员),召开座谈会,搭建了民族间互动交流平台,消除误解隔阂,近5年来妥善处理了20多起相关矛盾纠纷。五是认真组织参与民族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开展“民族乡逢十周年”庆典活动。作为民族和谐的重要象征,定期举办民族文化体育活动已列入《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参加了全省第三、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组队参加了全国第八、第九届,全省第五至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承办了湖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通过组织、参与、承办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我市民族文化和传统体育的魅力,重要的是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我市民族乡的“逢十”庆典活动首轮于2008年开展了4个民族乡,2014年开展了第二轮的6个白族乡,国家民委、省民委等相关领导参加了庆典活动,特别是云南大理州何华州长亲自带领祝贺团参加桑植县白族乡的庆典活动,并在现场县乡政府捐款300多万元。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第三轮5个民族乡的庆典筹备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市创建宣传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和加强,没有系统的宣传资料和专项的宣传经费,没有创建宣传工作方面的经验,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宣传,仅仅停留在转发文件、印发传单和会议传达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群众知晓率低。 

  (二)基层干部对创建工作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由于创建工作需要耗费经费、精力、人力等,而且又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因而创建工作在基层很难推动。 

  (三)示范点标准不高,全面推进力度不够。总体上看我市示范点标准不高,示范点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全面推的进力度不够,特别是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有许多薄弱环节,在“六进”上还存在很多盲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及优惠政策。按照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推动加快我市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建设目标。 

  (二)积极争取和落实好各项民族优惠政策,加大争取和落实民族优惠政策力度,让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和照顾落到实处,集中力量实施精准扶贫,让我市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三)配合省民宗委做好永定区王家坪镇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的创建工作,按照民族团结进步“六进”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单位培育、命名一批市级、县(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 

  (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强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管理。 

  (五)配合做好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有序推进涉及民族乡的撤并工作。 

  (六)健全机制,理顺关系,加强民族工作部门身建设。 

  四、几点建议 

  (一)鉴于民族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在宣传上必须统一口径,必须与中央民族政策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因此,建议省民宗委制定一套完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宣传手册,明确宣传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标准要求。 

  (二)目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对多数基层干部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无法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建议省民宗委采取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等方式,参观先进示范点,学习先进典型经验,激发创建欲望,提高干部创建工作的能力和积极性。 

  (三)细化创建标准和要求,适当的给予经费支持,适当组织相关人员办培训班,对做的好的单位要有激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