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篇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7年,湖南省民族自治地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有利机遇,紧紧围绕与全国全省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宏观环境持续严峻复杂的情况下,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7年,湖南省民族自治地方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475262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7338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217460万元,增长7.11%;第三产业增加值8317823万元,增长13.2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619元,同比增长5.59%。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7418056万元,同比增长68.63%,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5890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4%。其中,农业总产值2097746.9万元,减少2.23%;林业总产值311383.4万元,增长5.19%;牧业总产值1063546.3万元,增长1.22%;渔业总产值65816.42万元,减少18.1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34.111千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25.5千公顷,与上年比基本保持平衡。民族自治地方全年农村用电量59458.73万千瓦小时。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粮食总产量2071994.89吨,比上年增长1.29%;油料总产量204410.712吨,比上年基本平衡;棉花产量427.34吨, 比上年减少19.23%,持续减产;糖料产量34766.56吨,比上年减少1.51%;麻类产量1305.62吨,减少11.92%;烟叶产量48661.17吨,减少3.28%;茶叶产量6160.23吨,增长13.96%;水果产量1998134.06吨,增长7.15%。期末存栏大牲畜87.0878万头;出栏大牲畜56.66万头,出栏肉猪364.69万只,出栏羊47.84万只;肉类产量360952.9吨,比上年增长6.35%;奶类产量46758吨,比上年增长2.48%;全年水产品产量达56205吨,同比增长2.98%。
工业发展不容乐观。2017年,因众多不利因素影响,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全省民族自治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613个,比上年增加4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487237万元,减少28.41%;利润总额257162.3万元,同比减少51.93%。主要工业产品因受去产能影响,大部份呈减少态势,原煤产量大幅缩减至基本停产状态,生铁产量107938吨,粗钢产量27020吨;但发电量517404.39万千瓦时,增长21.81%。
财政金融增速较快。2017年主要财政金融数据指标呈两位数增长态势。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3624万元,增长53.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08473万元,增长8.99%。全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24043719.55万元,同比增长13.66%;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达14049002.95万元,同比增长10.3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12315437.19万元,同比增长11.24%。
贸易旅游提质升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2018.9万元,增长29.0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达5441287.4万元,增长27.17%;住宿和餐饮业达1010730.5万元,增长40.37%。2017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共有旅行社188个,比上年增加了18个。全年共接待游客123495800人次。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2017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在校研究生937人,在校本科、专科学生44781人,毕业生14666人;有普通中学376所,在校学生281994人,毕业生86655人,专任教师20235人;有中等职业学校45所,在校学生46675人,毕业生13376人,专任教师2176人;有普通小学982所,在校学生467335人,专任教师23841人。全年教育经费支出1031555万元,比上年增长20.17%。截至2017年末,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拥有卫生机构5594个,有医院、卫生院661个,村卫生室4208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131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690人。卫生机构床位数35808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6640.6人,保障支出达34259.79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75729人,保障支出达60858.974万元。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2.3元,同比增长9.8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44.7元,同比增长13.34%。
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7年,湖南省84个民族乡的广大干部群众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狠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17年末,全省乡镇区划调整后,湖南省84个民族乡(镇)总面积11930平方公里,有1002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46519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36192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民族乡(镇)总人口达63.89%。
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全省84个民族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054.86元,同比增长17.89%;公共财政收入81267.93万元,公共财政支出76346.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16%、11.95%;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6844.87万元;全省民族乡(镇)企业有从业人员42996人,乡(镇)企业总产值774161.89万元,其中工业企业总产值575534.8万元,乡(镇)企业年净利润总额104853.48万元。全省民族乡(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62919.85亩,粮食产量753020.22吨,肉类总产量152958.64吨,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2017年末,全省84个民族乡(镇)的1002个行政村中,已通公路的村有1000个,已通自来水的村有875个,已通电的村有1020个,已通电话的村有1000个,已通邮的村有995个,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更为便利。
民生事业持续进步。2017年,全省84个民族乡(镇)有农民合作社1564个,农民合作社成员45195户分别比上年度增加47.82%、41.85%;有农业技术服务机构117个,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从业人员453人。全省民族乡(镇)共有学校439个,在校学生104726人,教师7551人;有图书馆286个,文化站96个,村文化活动室1022个。
民族经济工作综述
2017年,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第一要务,通过规划驱动、项目带动、政策撬动和部门联动,积极创新推进方式,拓展服务平台,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一)坚持规划驱动。编制了与民族地区发展息息相关的一系列专项规划。主要包括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湘西地区“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以工代赈建设“十三五”规划及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这些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民族地区发展目标和重大建设任务,引领民族地区发展方向。同时,在省级“十三五”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编制中,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在项目布局、政策措施上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编制了《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十三五”实施规划》,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编制了《湖南省“十三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和《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十三五”规划》两个民族工作“十三五”专项规划。《湖南省“十三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改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巩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事务治理能力为主要目标,谋划了12个方面的65项重大工程和项目。《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改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特色民居、传承民族文化、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谋划5个方面的22项重大工程和项目,确定在“十三五”期间由省、市州、县市区合力建设200个左右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构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点、线、圈,打造千亿大产业,带动30万农民大脱贫。
(二)坚持项目带动。
一是大力推动大湘西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安全饮水、流域治理、林业重点工程、通信邮政、城镇环保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力度,取消县以下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市州级配套资金。第二,积极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立足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把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作为支持重点,以特色产业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将湘西州锰锌精深加工、张家界旅游商品加工集群、邵阳酒果蔬糖加工集群、怀化林纸一体化产业集群作为全省重点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将酒鬼酒、老爹生物、金天铝业、茂源化工、湘窖酒业、广信纸板、湘维化工、正清制药等民族地区优势产业的核心企业列入重点企业名单,集中力量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编制了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启动实施了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产业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对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扶持力度。第三,着力推动民生项目建设。我省围绕改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健全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了水、电、路、气、房、环境改善为主要内容的“六到农家”等整村推进示范村工程,推进了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效缓解了民族地区“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突出问题。
二是以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为切入点,全力打造服务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和精准扶贫的新平台。近年来,我省加大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整合各类资金200多亿元,重点扶持建设了300多个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其中58个列入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32个入选“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3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成功创建国家A级景区,24个入选国家级、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涌现出了花垣县十八洞村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据统计,我省民族地区30%以上的贫困村已把特色村镇民族文化旅游作为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90%以上已脱贫并进入小康序列的村镇都是以特色村镇民族文化旅游为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已成为民族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推进全面小康的主要抓手和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在全国率先制定颁布了少数民族客栈标准,推动民族客栈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得到了国家民委的充分肯定。
三是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庆典建设把项目建设摆在首位,加快发展步伐。启动新一轮自治地方逢十庆典工作,省委提出“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可持续”的十二字方针,以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为重点,搞好60周年县庆项目建设。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着眼于打基础增后劲、补短板增优势、惠民生增活力、促增长保态势,对庆典项目建设坚持早规划、早启动、早建设、早受益。第一,举办成立逢十周年庆典后的民族自治地方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推动发展,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2017年举行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30周年县庆,围绕民生改善、基础提质、产业发展,确定了7大类、83个县庆项目。2017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用举办60周年州庆的契机,实施了300多个促进地区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点工程。第二,庆典项目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惠及千家万户。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坚持把推进民生建设作为庆典项目建设工作的第一标尺,重点建设项目都与群众生活、环境优化、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三)坚持政策撬动。近年来我省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对武陵山片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提供重点支持的若干意见》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对湘西地区开发、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2015年出台的《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湘发[2015]9号),推动实施了一批金量高的差别化支持政策,为做好我省民族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是实行财税倾斜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对民族地区县市的体制补助每年按比例予以递增,将民族自治地方及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全部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等等。二是将专项扶贫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我省加快构建“1+10+17”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始终将民族地区作为帮扶的重点。先后出台《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系统部署脱贫攻坚工作,重点突出以武陵山片区为主的民族地区。三是推动金融支持武陵山片区发展。武陵山片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我省按照“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要求,为发挥金融支撑作用,破解湖南武陵山片区开发融资难题,积极推动开发性金融加大对武陵山片区的支持。省民宗委与国开行湖南省分行联合编制《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系统性融资规划(2012—2020年)》,得到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同志的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促成国家民委、国家开发银行在长沙召开支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试点工作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指示。会上,国家民委和国家开发银行与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试点合作协议》,国开行湖南省分行与邵阳市、沅陵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开发性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合作协议》。我省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汪洋副总理、刘延东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此后,国开行湖南省分行先后与湘西州、怀化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张家界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2017年发放贷款242亿元,创历史新高。支持领域覆盖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到中小企业、民生等领域,大大加快了湖南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进程。四是做好民族教育发展促进工作。制定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驶上快速、均衡、协调、特色发展的快车道。落实俞正声主席视察湘西自治州时的指示精神,积极推动省部共建吉首大学;针对乡镇区划调整中出现的新情况,严格执行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效维护了民族乡考生的切身利益,维护了高校招生秩序和社会稳定。
(四)坚持部门联动。一是强化民族工作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民委委员单位制度,整合力量,明确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注重”:第一,注重发挥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的统领作用,发挥省民委委员单位的协同作用,发挥全省民宗委系统的职能作用,发挥乡村社区和民族联谊会等基层组织的基础作用。第二,注重借助统一战线的“同心工程”平台,组织统一战线各民主党派、团体、海外力量对民族地区的产业、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对接扶贫。第三,注重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在民族地区开展扶贫帮困等慈善活动,积极构建民族工作大格局,为顺利推进我省民族工作凝聚了广泛力量,为持续抓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强化对口帮扶工作机制。我省出台了《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领导2015—2017年扶贫联县指导帮扶方案>的通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意见》,坚持“省市带头、县乡为主”的原则,从2015年起强化对口帮扶机制。第一,省级领导联县带乡驻村帮扶。坚持“省市带头、县乡为主”的原则,由一名省级领导联系一个贫困县,指导该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动全县扶贫开发。全省24个民族县市区中绝大部分都有一名省级领导联系指导。第二,加大对湘西自治州贫困县的对口帮扶。长沙、湘潭、株洲、岳阳等7个市对口帮扶湘西自治州的龙山、永顺等7个县,各市每年的帮扶资金和项目比上年要增加20%以上,帮扶时间保持6年不变。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建立了重大事项督查的工作机制,重点抓好重大民族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不变形、不走样。省直各部门分别就我省近年来出台的“支持湘西自治州脱贫攻坚主战场”、“湘西地区开发”、“分类指导推进全面小康建设”、“重点帮扶少数民族高寒山区”、“加强武陵山民族地区教育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差别化政策开展全面督查。
二、统计公报篇
2017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和州委“542”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州生产总值为582.64亿元,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8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79.4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19.4亿元,增长9.7%。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4%、30.8%、54.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4.3%,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7.4%、24.4%、68.3%。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42亿元,增长15.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2094元,增长7.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21.5亿元,增长8.3%,占生产总值比重为72.3%。
二、农业
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7亿元,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101.7亿元,增长3.8%。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1.65千公顷,减少0.43%。其中,稻谷播种面积89.86千公顷,减少0.1%;玉米播种面积42.3千公顷,减少1%;豆类播种面积14.14千公顷,下降1.7%;薯类播种面积34.39千公顷,增加0.9%。油料播种面积59.24千公顷,减少1.4%。蔬菜播种面积64.1千公顷,增加1.5%。中草药材播种面积8.8千公顷,增加6.8%。烟叶种植面积15.11千公顷,减少8.3%。全年粮食总产量84.8万吨,增长1.1%。其中,稻谷产量52.6万吨,增长1%;玉米产量15.6万吨,增长0.5%;豆类产量2.2万吨,增长0.1%;薯类产量14.3万吨,增长2.7%。油料产量9.1万吨,下降0.2%;蔬菜产量81.5万吨,增长1.7%;烟叶产量2.7万吨,下降6.7%;中草药材产量10.4万吨,增长3.1%。茶叶产量0.4万吨,增长18.4%。全年肉类总产量10.2万吨,增长2.2%。其中猪肉产量7.8万吨,增长2.6%;牛肉产量0.8万吨,增长1.2%;禽肉产量1万吨,增长0.1%;禽蛋产量1.06万吨,增长0.8%。年末生猪存栏103.8万头,增长0.8%;生猪出栏114.2万头,增长0.9%。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3万吨,增长4.2%。其中淡水养殖鱼类1.9万吨,增长5%。全年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953个,农产品加工企业667家,其中州级以上龙头企业131家。拥有家庭农场1972户,专业大户(规模养殖户)2775户。全州共建成万亩特色产业标准园区24个。完成椪柑产业品改面积1.8万亩,猕猴桃培管面积17万亩。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87.4万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6.62万吨,实施农村土地流转66.5万亩。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3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00公顷;实施水库工程709处,投入资金11.5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474.8万立方米,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7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平方公里,治理坡耕地338公顷,综合治理河道56.6千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州工业增加值为141.7亿元,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其中国有及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8%,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3.6%。规模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下降26.2%、19.6%,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26.6%、12.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0.1%,医药制造业下降1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81.7%。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下降2.7%,占规模工业比重为58.2%,比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占全州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9.4%。全州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0家,其中亏损企业53家,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2亿元,增长18.6%。企业利润总额9.9亿元,增长5.4%。其中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亿元,增长21.9%;小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亿元,下降7%;微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1亿元,下降41.8%。实现利税总额20.5亿元,增长13.8%。企业产品销售率100.3%。全州建筑业增加值38.2亿元,增长12.5%。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54.2亿元,增长13.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2.8万平方米,增长32.5%。其中新开工面积151万平方米,下降2.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9.2万平方米,增长2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6.7亿元,增长12%。其中中央项目投资14.6亿元,地方项目投资414.9亿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285.9亿元,增长19%;非国有投资143.6亿元,增长0.3%。民间投资110.3亿元,下降15.2%,占全部投资比重为23.6%。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79.2亿元,增长21%;民生投资95.5亿元,增长33.6%;生态投资48.7亿元,增长56%;基础设施投资191.2亿元,增长18.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3亿元,下降18.7%;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80.2亿元,增长39.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7亿元,下降21.2%;第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85.4亿元、338.4亿元,分别增长16.7%、11.7%。全州施工项目共有716个,比上年增加3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04个,较上年减少43个。本年投产项目379个,较上年增加44个。亿元及以上投资项目个数239个,较上年增加59个;完成亿元以上项目投资327.8亿元,增长23.9%。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4亿元,下降18.7%。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796.9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170.6万平方米。房地产销售面积144.1万平方米,增长11.8%;其中期房、现房销售面积分别为139.7万平方米、4.3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2.4%、下降70.5%。房地产待售面积23.2万平方米,下降56.5%;其中待售三年以上房屋面积1.8万平方米,下降2.2%。商品房销售额56.1亿元,增长29.9%;其中期房、现房销售额分别为54.2亿元、1.9亿元,分别增长43.8%、下降65.5%。
五、国内外贸易和物价
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1亿元,增长10.7%。按销售单位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9.5亿元,增长9.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0.6亿元,增长13.7%。按行业统计。批发业35亿元,增长14.4%;零售业195.7亿元,增长9.4%;住宿业7.7亿元,增长9.9%;餐饮业41.7亿元,增长14.4%。限额以上法人消费品零售总额54.3亿元,增长12.1%。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6.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下降5.1%,日用品类下降18.2%,金银珠宝类下降3.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6%,书报杂志类下降16.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0.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8%,汽车类增长6.1%。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3486万元,增长2.3%。全州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州进出口总额19750万美元,增长61.6%,其中出口额17085万美元,增长43.3%;进口额2665万美元,增长771.1%。全年实际利用州外境内资金327.5亿元,增长25.2%;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增长37%。新引进项目92个,其中投资过亿项目75个,新引进外资企业2个,向境外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173人,实现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2443万美元,增长17.7%。全州共有旅游等级景区(点)26个,其中4A级以上景区(点)10个。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445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21.5亿元,分别增长16.5%和23.4%。接待入境游客37.2万人次,旅游创汇收入5529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
全州客货运输换算周转总量53.2亿吨公里,增长7.7%。其中旅客运输量5119万人,下降4.4%;旅客周转量32.1亿人公里,下降5.1%;货物运输量2617万吨,增长2.1%;货运周转量49.9亿吨公里,增长8.7%。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13028公里,增长1.9%。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67.5公里,新增高速通车里程86公里。全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4088.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493公里。通公路乡镇105个,通客班车乡镇105个。全州拥有客船237艘、货船41艘、载货汽车3071辆、载客汽车3408辆,年末全州民用汽车保有量14.26万辆。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亿元,增长7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亿元,增长21.7%。邮政营业网点187处,邮路总长度4252公里,邮政函件30万件,包裹1.4万件,快递业务量230.9万件,快递业务收入2068万元。电信业务总量34.6亿元,增长84%,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2.9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3.8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31.5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197.6万人。光缆线路长度67686.5公里,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1536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16.9万门,移动电话基站7204个,网站数148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15.1万个。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6亿元,增长22.3%。其中税收收入85.8亿元,增长34.8%,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9.7%。地方财政收入54.9亿元,增长10%。其中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33亿元,增长24.1%;非税收入21.8亿元,下降10.5%。上划省级收入6.7亿元,增长27.5%。上划中央收入46.1亿元,增长45%。全州财政总支出298.7亿元,增长10.2%。其中民生支出188.4亿元,增长7.2%,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63.1%。教育支出51.6亿元,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3亿元,增长8.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9亿元,增长12.6%;农林水支出50.3亿元,增长11.9%;其中扶贫支出19.4亿元,增长10%。年末全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54亿元,比年初增加122.5亿元,增长11.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93.8亿元,增长14.8%;非金融企业存款221亿元,增长23.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32亿元,比年初增加103.8亿元,增长19.6%。其中住户贷款264.9亿元,增长2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367亿元,增长18%。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3.8亿元,增长14.1%。其中寿险13.2亿元,增长7.8%;健康险1.6亿元,增长22.2%;意外伤害险0.45亿元,增长17.6%;财产险5.5亿元,增长23%。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7亿元,增长12.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州有普通高校1所,普通高校在校生32580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7所,招生数11503人,在校生27956人,毕业生7822人。普通高中学校25所,招生数17137人,在校生48873人,毕业生14487人。初中学校154所,招生数32357人,在校生96984人,毕业生32754人。普通小学212所,招生数38426人,在校生218771人,毕业生31688人。在园幼儿10.3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2.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0.6%。各类民办学校547所,民办学校在校生8.4万人。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4亿元,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2809.6万元,发放高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502.8万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3048.7万元,资助中职学生30487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4941.5万元,资助中职学生41179人次。全州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科技孵化器2个,科技金融机构4家。全年实施科学研究项目120个,财政用于科技经费支出总额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签订技术合同35份,实施专利申请1054件,其中发明专利495件。授权专利497件,其中发明专利101件。全州有产品检测实验室61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9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2个,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46批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组织制定地方标准10项。夺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获标企业8家。
十、文化、卫生和教育
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广播电视台9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2%,有线电视用户37.5万户。全州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4个。全年新闻出版业销售收入13723万元,利润总额1845万元。全州建有档案馆9个,开放各类档案63.8万卷。
年末全州共有卫生机构3226个。其中医院85个,妇幼保健院(站、所)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站、所)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14个,乡镇卫生院208个,村卫生室2379个。全州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6329人,增长7.7%。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5542人,增长7.1%;注册护士6992人,增长9.6%。医院拥有床位13652张,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4849张。全州共有体育场地3112个,增长10.8%。其中体育馆11座,运动场(含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场)243个,游泳池(含游泳跳水场馆)8个,各种训练房60个。全年共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0项次。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9.91万公顷,较上年下降0.4%。基本农田15.6万公顷,耕地保有量18.4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15.53万公顷。建设用地供应总量987.68公顷,增长2.7%。供地率22.7%。实施土地开发项目32个,增长3.2%。全州已发现矿种48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8种。其中金属矿15种、非金属矿18种,水气矿2种。全州有国家地质公园3个,省级地质公园3个。投入地质遗迹保护资金3210万元,增长25.4%。全州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32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3.7万公顷。全州森林面积13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0.24%。全州活立木蓄积4459万立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475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166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80408公顷。全州城市污水处理率93.78%,比上年提高3.15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3%,提高0.76个百分点。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0367套,建成传统村落82个。初步核算,2017年全州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4.34万吨标准煤,增长0.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6.94万吨标准煤,增长0.1%。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3%。全社会用电量59.2亿千瓦时,增长6.1%。其中工业用电量36.4亿千瓦时,增长3.8%;居民生活用电量11.6亿千瓦时,增长10.6%。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9.3%,吉首地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5天,全年空气质量检测总天数364天。全州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451起,下降31%;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79人,下降41%。其中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42起,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42人。工矿商贸安全事故死亡21人。全州共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155起,死亡人数29人;消防火灾事故243起,事故死亡人数3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23起,事故死亡人数15人;铁路路外安全事故10起,事故死亡人数10人。全州亿元GDP事故死亡人数0.14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63.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8.63万人,农村人口145.19万人。城镇化率44.97%,较去年提高1.91个百分点。全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49元,增长10.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8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73元,增长11.6%。全州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677元,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054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494元,增长5.7%。全州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2.3%,提高0.9个百分点。全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6%。全州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2%,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5万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3.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6万人,其中在岗职工参保11.9万人,退休人员参保4.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5万人,其中在岗职工参保7万人,离退休人员6.7万人。全州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21.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1.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5.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8540人。全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131.4万人,增长0.3%。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万人,发放资金总额1.82亿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4万人,发放资金总额4.1亿元。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855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573人。新改建公办养老机构7所,公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800张。拥有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43个。新建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56所,养老服务示范点新增床位117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51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4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336.8万元。全州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183户。截止2017年末,实有贫困人口254522人,贫困村606个,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49906人,全州贫困发生率降至10.55%,比上年降低5.59个百分点。
2017年城步苗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一个战略、四个目标”,以精准扶贫工作统揽全局,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呈现出小跑快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稳步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7年全县GDP实现39710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651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350135万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57437万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28.4:34:37.6调整到26.4:34:39.6,一产业比重下降2个点,二产业比重持平,三产业比重上升2个点,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按可比价、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551元。2017年我县实施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有10个,涉及实施责任单位13家,所有项目都按时按质超额完成任务。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6651万元,较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76653万元,增长2.5%;林业产值16608万元,增长6.5%;牧业产值90314万元,增长6.2%;渔业产值1163万元,增长1.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12万元,增长7.4%。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5.6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9%;油料种植面积2.85千公顷,增长1.24%;蔬菜种植面积5.39千公顷,增长2.13%。全县粮食总产量为79234吨,油料产量4022吨,水果产量44025吨,蔬菜产量98783吨,肉类总产量19768吨,水产品产量959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在困境中实现持续发展。全县27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3980万元,增长10.4%。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9.3%,与上年持平。奶业仍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继续蓬勃发展,全年生产奶粉16370吨,实现产品转型,全年生产液态奶15348吨;其它主要工业产品:发电量6.19亿千瓦时,增长32.3%,增长明显;水泥6.3万吨;光电子器件1274万片,增长14.7%。
建筑业、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2亿元,同比增长28.4%;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2%,竣工面积6.33万平方米,略有下降。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4家,完成投资940万元,房屋施工面积46283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全县上下积极争取,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2293万元,同比增长12.4%。重点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共组织实施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投资项目21个,竣工重点项目4个。2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4.07亿元,本年完成投资20.18亿元。白云大道、十里平坦风电场、金紫山风电场、乌鸡岭风电场、五团风电场、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等重点项目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38.6%,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稳步增长,拉动全县三产业强势增长。全面贯彻落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刺激了城乡居民消费热情。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923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县城227434万元,增长9.7%,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3.3%;县城以下45489万元,增长15.7%,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7%。分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248906万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2%;住宿和餐饮业24017万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经验在全省推广。
六、对外经济
以精准扶贫全面推进为契机,以项目和产业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湘商产业园区建设。全年实际利用内资56.7亿元,增长16.7%。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552万美元,增长157.3%,创历史最佳成绩。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增长。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0183万元。通信与广电行业不断发展,各企业全力推进网络覆盖率,提升服务质量,电信用户不断扩大。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0002户,移动电话用户18.2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突破4万户。旅游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南山国家公园申报成功。继续以节庆为平台加强对外推介促销,打造“生态城步?魅力苗乡”主题。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旅游策划,突出国家公园建设。着力建设生态旅游强县,稳步推进旅游产业。全年各景点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二百万人次,达208.87万人次,增速达38.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4亿元,同增速达53.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7012万元,同比增长9.8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491万元,同比增长2.77%。全县财政支出249045万元,同比增加14079万元,增长5.99%,本着量入为出,着力解决群众期盼的要求,做到了保重点、保民生、保稳定,其中教育、卫生和社保支出分别为44575万元、26211万元、42046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92%、32.59%和31.94%。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增长迅速。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85922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249681万元,增长9.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5296万元,增长10.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15660万元,比上年增长30.2%。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为52.89%。保险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全县实现保险费收入11753余万元,各类赔款与给付7789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年教育经费支出达4.46亿元。至年末全县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8826人;中等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739人;普通小学139所,在校学生22673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91人;幼儿园47所,在校幼儿8394人。全县小学专任教师1301人,普通中学教师961人,职业中学教师63人,特教教师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适龄儿童升学率、初中升学率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2%。村小学现有危房面积2136平方米。2017年全县义务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校(园)建设项目共6所,其中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校4所,幼儿园2所,共计投入1081万元,新增校园面积2866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3034.7平方米新,添置各类设施设备2544余件(套),新建各类功能室14间,新增设施设备价值375万元。科技推广力度加大。全年向上申报国家专利技术138项,获专利64件,在全市县市区中排名前列。全县拥有科技协会50个,会员3.8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58万人,采取邀请专家授课、指导员讲课、科技特派员定点辅导和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42场次,受训人数1.6万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53户,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17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站14个,艺术表演场所1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8.6万册。高标准电影院1个,全年放映电影3240场,观众18748人次,收入35万元。广播电视转播台1座,有线电视入户数5.8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6%,有线电视入户率63.2%,全县公共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5678万元,增长8.6%。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全年卫生事业经费开支26211万元。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4个,其中医院19个(含4家私立医院)、卫生院12个、疾控中心1个、皮防站1个、妇育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病床位1343张,全县拥有卫生工作人员965人,卫生技术人员689人,执业(助理)医生503人。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实行住院和门诊统筹,不断提高住院医疗费补偿比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367个,参保人数2.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收入4285万元,统筹支付5261万元;全县共有22.79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5%。全年共支出基金10091万元,新农合受益28.97万人,农民受益面129.6%,人均住院补偿金额3260元。逐步完善卫生预防体系。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婴幼儿死亡率均低于5‰,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日破、麻疹、乙肝等疫苗接种率均在99.5%以上。建立和健全重大疾病救助体系。全年大病互助基金收入290万元,同比增长17.9%,大病医疗支出132万元。
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县体育事业经费50余万元;“农民健身工程”运动见成效,全县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员达21.6万,体育场地430个,其中有运动场186个,各种训练场15个,体育场馆16个;年内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6次,参加人数达2.13万人次。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我县原有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4张国字号招牌,今年又有南山国家公园申报成功。县委、县政府围绕生态立县做文章,通过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山更青了,水更绿了,环境更加宜居,旅游产业更上台阶。全年投入环保经费30多万元,现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个,村内垃圾及污水处理厂25处,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废气处理率93%、废物(渣)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31天,地表水质达标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78.5%。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人口292033人,年内出生人口3896人,出生率14.59‰;死亡人口1563人,死亡率5.85‰;全年净增人口2333人,自然增长率为8.74‰。全县常住人口272932人。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1元,增长12.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8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6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以2位数增长,特别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位。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85335人,其中: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647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813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5687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口1095人,城镇失业率3.84%。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306人,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率100%。12678人纳入城乡低保,共发放低保金3782.8万元,其中:城镇居民低保人数7505人,发放低保金2117万元;农村居民低保人数5173人,发放低保金1665.8万元。
十三、脱贫攻坚
2017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减少贫困户2148户8784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2.4%下降到7.9%。产业扶贫,2017年投入涉农资金8811万元,实施产业项目362个,带动贫困对象1.2万人增收。依托南山牧业、天元木业等龙头企业,投入资金1279.5万元,通过委托帮扶方式带动贫困人口12304人实现增收、稳收。电商扶贫,以建设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家、乡镇电商服务中心13家、村级电商服务站191个,助力全县农副产品交易额突破3亿元。全县掀起电商创业浪潮,发展淘宝店铺1300多家,电子商务企业55家,微店3万多家,贫困群众搭上电商快车增收脱贫。住房保障扶贫,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63户2574人,总投资1.5亿元。完成危房改造1000户、移民避险安置125户309人。教育扶贫,对所有义务阶段和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并实施困难补助,免费入学率达100%。发放各类助学金、困难补助等资金1143.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7981人次,“雨露计划”扶持1590人。兜底保障脱贫,全县953名兜底对象全部按政策保障兜底。贫困对象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大病救助范围。
2017年江华瑶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江华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发展质量有了新提升,社会事业获得新进步,民生改善呈现新成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谱写了全面小康江华建设的新篇章。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GDP113.86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99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2.57亿元,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57.3亿元,同比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1:28.6:50.3,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同比提高了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同比提高了1.7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经初步测算,2017年全县小康监测总体实现程度95.2%,较2015年提升2个百分点。先后承办了全国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县(旗)人大工作联席会议、全国“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以及全省社会扶贫网建设现场推进会、全省教育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全省第三届生态文明论坛年会等。荣获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瑶族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全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县、全国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全省“十大平安示范县”、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县、全省无邪教县等荣誉、连续十二年保持全省“平安县”称号。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29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0.3%;林业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8.0%;牧业产值12.04亿元,同比增长1.6%;渔业产值0.52亿元,同比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3亿元,同比增长10.0%。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0.91千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0.6%。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2.3千公顷,同比增长0.9%;油料播种面积6.53千公顷,同比下降0.2%;蔬菜播种面积11.81千公顷,同比下降3.2%;瓜果类播种面积1.69千公顷,同比增长5.6%。全年生猪出栏53.56万头,同比下降2.5%;牛出栏2.54万头,同比增长6.3%;羊出栏11.54万头,同比增加2.1%;家禽出笼361.25万羽,同比减少1.8%;水产品总产量2894吨,同比增长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33.03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轻工业完成64.77亿元,重工业完成68.27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6.32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34亿元,同比增长25.9%;实现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35.7%。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6家。江华经开区成功转型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131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8.5%。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8家,实现总产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工32.5%。全县3家资质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4亿元,同比增长19.7%。全县商品房施工面积11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5.1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34.28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2.89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18.24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全部单位投资110.18亿元,同比增长12.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40.4亿元,同比下降3.1%;非国有投资77.85亿元,同比增长24.6%;民间投资59.61亿元,同比增长49.2%。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38.41亿元,同比增长28.9%;产业投资19.23亿元,同比增长36.4%;民生工程投资13.08亿元,同比下降21.4%;生态环境投资20.87亿元,同比下降11.6%;基础设施投资56.15亿元,同比增长7.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13亿元,同比增长135.1%;技改投资10.9亿元,同比增长9.5%;房地产开发投资8.07亿元,同比增长29.8%。全年列入市级重点项目67个,实际完成投资85.68亿元。园区全年共引进项目21个,总计划投资30亿元,其中邦特尔移动终端电子产业园、贵德光电等12个过亿元项目均已入驻投产。
五、商贸、招商引资
201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7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37.1亿元,同比增长11.0%;农村实现零售额9.27亿元,同比增长10.0%。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32亿元,同比增长8.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16亿元,同比增长10.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29.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1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共引进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3个,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内联引资30.47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29亿元。
六、交通水利、邮电通信业 2017年,涔天河库区8条复建道路全部建成通车,县乡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完成新建公路110公里、“窄加宽”工程320公里、安保工程123公里、危桥改造工程13座。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432个,共投入资金7.77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187.92万立方米。全县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9千公顷。全年邮政业务总量达到0.43亿元,同比增长15.2%;电信业务总量达到0.65亿元,同比增长29.5%。年末手机用户共34.62万户,比上年增加6.08万户,同比增长21.3%。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宽带用户共计6.06万户,比上年增加1.84万户,同比增长43.6%。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9亿元,增长1.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13亿元,同比下降10.5%;税收收入9.39亿元,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1.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58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民生民本支出26.3亿元,同比下降1.7%,占财政总支出的73.9%。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74.87亿元,比年初增加16.6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98.09亿元,比年初增加8.72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10.04亿元,比年初增加14.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63亿元,比年初增加3.5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6.4亿元,比年初增加10.66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0.33亿元,比年初增加6.94亿元。
八、科技、教育、卫生
2017年,全县专利申请量共207件,其中发明专利47件,当年专利授权量145件。科学技术经费支出0.39亿元,同比增长127.4%。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331所,其中幼儿园66所,小学4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初级中学17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村小及教学点188个。所有学校在校学生94943人,教职工565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521人,占91.6%;普通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165人,占95.0%。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986人,上线率34.1%。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9个,其中:综合医院7所,中医医院1所,专科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19所,村卫生室290个,个体诊所39家,妇幼保障院1所。卫生系统现有在岗职工2856人(包括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60人。全年门诊总诊疗人数153.68万人次,健康检查人数6.35万人次;医院住院量7.5万人次。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完成任务数的102%,县内城乡居民医疗报销补偿率为66.4%。
九、文化、旅游、体育
2017年,全县拥有乡镇文化站17家,农家书屋308家,文物保护单位4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5处、市级19处、县级22处。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图书馆藏书量618万册,全年阅读量(到馆阅读者)5.6万人次。全年舞台艺术作品获省级奖项2件、市级奖项2件。全年共完成送戏116场,送电影6024场,送图书3500册。今年以来,相继举办了码市火烧龙狮节、大圩开春炮节、白芒营赶鸟节、桥市桃花节、小圩乌饭节、首届瑶药节、肖家湾大端午节、情漫瑶都七夕情人节,以及中秋龙灯会、盘王节龙灯会暨首届传统斗龙大赛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共21场次。江华县被评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江华瑶族盘王节被列为全省四大少数民族节庆品牌;沱江镇被评为湖南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茅栗井、五庵岭、井头湾获评湖南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井头湾还上榜了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湘江乡庙子源村获评湖南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美誉。全县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611万人,比上年增长34.2%;实现旅游总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十一黄金周七天,共吸引游客39.09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4.0%。积极举办和组织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及健身活动。瑶族选手王宇参与第十届精武杯全国武术精英邀请赛获得男子中年组(武当太极拳、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剑)3项第一名荣誉。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3.39万人,总户数15.77万户,常住人口43.8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127人,出生率为13.12‰;死亡人口3938人,死亡率7.25‰;人口自然增长率5.87‰。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6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3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89元,同比增长12.0%。全县五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88.86万人次,基金征缴总额7.35亿元,发放和支付各项社保基金7.39亿元;县福利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新增养老床位500张,为全县8500余名老人购买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和伤害保险,发放基本养老服务补贴2298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保障房1700套;农村危房改造完成3334户。全县完成各类就业技能培训8000余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639人、失业再就业1847人,新增创业主体2313户,带动城乡就业582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余人。全县城镇低保对象2548人,共发放城镇低保金914.05万元;农村低保对象9011人,发放农村低保金4114.72万元;特困供养对象3071人,发放特困供养金1334万元;五保分散标准由上年的人均每年3200元提高到3936元;集中供养标准每年6552元。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87万人,贫困村退出51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现有耕地29.71千公顷,其中基本农田23.24千公顷。全年批准建设用地面积186公顷,同比增长1.1%;其中建设占用耕面积55公顷,同比下降16.4%。全县已发现矿种42种,探明资源储量矿种19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22种,非金属矿产18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2个。完成资源整合的重要矿种2种。地质遗迹保护区2个。全县城镇污水处理率83.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90.9%,地表水达到Ⅲ类水体比例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76平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406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5795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8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8.8%。全年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5起,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3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事故死亡人数0.026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6起,道路交通死亡6人,道路交通死亡率为0.56人/万辆,比上年下降33.3%。
2017年新晃侗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按照“强工壮农、兴城活旅、生态和谐、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狠抓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措施落实,加快建设湖南向西开放桥头堡前沿阵地,决战决胜全面建成侗乡小康社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县域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GDP)为577015万元,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652万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65463万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233900万元,增长10.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2825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49.4:36.6调整为13.5:46:40.5。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92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8445万元,增长3.0%。其中,农业总产值53002万元,增长0.61%,实现增加值31952.6万元,增长0.61%;林业总产值5798万元,增长3.65%,实现增加值4858.9万元, 增长3.65%;牧业总产值96314.3万元,增长4.24%,实现增加值38988万元, 增长4.24%;渔业总产值2585.7万元,增长2.8%,实现增加值1852.6万元,增长2.8%;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1220万元,增长8.0%,实现增加值792.9万元,增长8.0%。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01万亩,其中稻谷种植面积 22.22万亩。粮食总产量82353吨,比上年增长2.93%,其中谷物73627吨,增长2.88%,薯类8486吨,增长3.15%,豆类240吨,增长12.15%。油料播种面积5.87万亩,油类总产4379吨,增长0.64%,其中油菜籽4313吨,增长0.14%。经济作物中,烟叶种植面积0.39万亩,烟叶总产490吨,下降12.34%,其中烤烟490吨。水果总产8682吨,增长0.4%,其中柑橘类5249吨,增长0.23%;果用瓜1553吨,增长0.58%;其他水果1448吨。蔬菜种植面积4.92万亩,蔬菜54575吨。全年出栏生猪21.18万头,增长2.92%;出栏牛5.86万头,增长0.51%;出栏羊4.25万只,增长3.91%;出笼家禽99.55万羽,增长0.87%;肉类总产量24809吨;水产品产量1792吨,增长2.81%。全年共投入财政涉农资金29044.13万元,其中整合中央财政资金14507.98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2308.88万元、整合县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上年结转资金1227.27万元。社会扶贫成效显著,各类社会资源助力新晃脱贫攻坚,累计物资和资金达4390.96万元。全年实施扶贫项目671个,实现25个贫困村退出,新增脱贫人口8007人。
三、工业
2017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46318万元,同比增长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9.1%,重工业增长6.3%。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33户。
在规模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全年发电量7650.22万千瓦小时;水泥33.76万吨,增长79.1%;牛肉休闲食品2406吨,增长16.8%;植物油8568吨,增长17.2%;复合肥17.65万吨,增长3.3%;铁合金6.1万吨,增长16.4%;机制纸及纸板3.92万吨,增长19.6%;生产蓄电池13.2万只,增长25.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17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21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45545万元。全年投资开工项目110个,竣工项目90个,施工房屋面积74.46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71.1万平方米。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1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家资质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348429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7万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714万元,同比增长10.3%。全县公路线路总里程1364.21公里(不含高速公路)。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12885万人公里,下降10.6%;发送旅客442.3万人,下降23.8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4614.21万元。其中完成邮政业务收2374.21万元,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2240万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1953户,移动电话用户133122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5592户。
六、商务、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73277.1万元,增长11.2%。从地域看,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3659.5万元,增长11.14%;乡村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617.6万元,增长11.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8860.8万元,增长1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416.3万元,增长11.7%。全年引进招商项目20个,合同引进资金51.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7.4亿元,增长7.0%。
七、 财政、金融、保险
2017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57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46%,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8383万元,增长2.93%;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2967万元,增长45.08%;上划省级收入完成3355万元,增长6.31%。在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0119万元,增长20.14%;非税收入完成9264万元,下降21.50 %。全年财政总支出285660万元,增长3.14%。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2217万元,增长2.4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975万元,教育支出3656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48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501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481万元。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11341万元,比年初增长4.8%。其中企业存款64149万元,下降6.4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67249万元,增长10.3%。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20588万元,比年初增长7.0%。从贷款期限看,短期贷款余额 48970万元,增长5.83%;中长期贷款余额208068万元,下降1.32%。全年保费业务收入13701万元,增长34.15%,其中财产保险收入4789万元,人身保险收入8912万元。全年保险赔付款支出4732万元,下降13.23%,其中财产保险支出1532万元,人身保险支出3200万元。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全年组织申报科技计划项目4项,争取资金80万元,申报专利152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县职业中专1所,在校学生1025人,教职工83人。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3149人,有教职员工301人,其中,专任教师230人。独立初级中学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在校学生7956人,有教职员工488人,其中专任教师248人。完全小学18所,在校学生18237人,有教职工840人,其中专任教师803人。有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数6655人,有教职工347人,有专任教师1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01%,初中入学率98.2%,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1.09%,高考录取率95.04%。
九、文化广播与卫生
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2017年完成惠民文化送戏下乡演出138场次,送图书2300余册,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近17场次,组织举办特色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活动15余次,参加群众达20000余人次。完成惠农数字电影公益放映3300场次,观看人数累计达23万人。城乡公共服务实现一体化,全县有137个行政村农家书屋,159个自然村书屋点,13个社区(居委会)农家书屋点,11个乡村文化广场均投入使用。全县137个村安装694个广播点,城区音柱100个,广播喇叭1588只,累计完成有线广播电视入户11000余户。全县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机2部,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有线电视用户34000余户。全年电视节目播出时间为5610小时,制作电视节目时间310小时,全年播发新闻稿件1500余条,各类专题节目70期。
全面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2.16万人,征缴基金3323.45万元。2017年末,全县卫生系统医疗机构28个(其中医院3所),从医人员1595人,在编人员106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53人,医生525人。卫生机构编制床位1636张,实际开放床位1881张。全年就诊人数92.05万人次,出院人数6.53万人次。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7年末,全县总人口2590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538人,农业人口217478人,年内出生人口3086人,人口出生率为11.9‰,年内死亡人口4449人,死亡率17.15‰ ,人口计划生育率94.12%。2017年,我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8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314元,人均食品支出4872元,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5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63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856元,人均食品支出2484元,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056元。2017年,全年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在职职工8115人, 实际缴费人数7427人,全年共收缴养老保险基金4603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460人,征缴基金128.8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305人,征缴基金4350万元;生育保险参保10806人,征缴基金15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20278人,征缴基金87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66人,征缴基金9540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78000人,征缴基金945万元。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44人,发放城镇居民低保金1051.9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224人,发放农村居民低保金1734.75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县城饮用水源监测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监测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县城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COD排放量2477吨,SO2排放量2491 吨,氮氧化物排放量550吨,氨氮排放量264吨。全县森林覆盖率69.0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1%,城镇化率37.21%。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5起,死亡人数4人。其中工矿商贸事故3起,死亡2人,含火灾事故1起,无伤亡;铁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2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6人。
2017年芷江侗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推动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县域经济平稳运行。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76162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128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28502万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407532万元,增长7.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743元,增长7.2%。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2.3∶39.8∶37.9。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9 %、40.5%和42.6%。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4%。
二、农业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83万亩,比上年下降1.3%。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4.97万亩,增长3.8 %,玉米播种面积16.17万亩,增长6.4%。豆类播种面积1.7万亩,增长8.7%;薯类播种面积5.16万亩,下降32.3%;全县油料种植面积18.47万亩,增长0.2%;蔬菜种植面积19.46万亩,增长16%。全县粮食总产量20.71万吨,比上年下降1.3%,其中,稻谷产量18.88万吨,增长3.9%;玉米产量4.58万吨,增长7.2%;薯类产量1.58万吨,下降38.8%。全县油料产量1.58万吨,增长0.1%;蔬菜产量19.99万吨,增长23.5%;水果产量17.61万吨,增长8.9%。全县出栏肉猪40.11万头,增长4.7%;牛出栏1.12万头,增长0.9%;羊出栏头数3.36万只,与去年持平;家禽出售744.8万羽,增长1%。全年肉类总产量4.37万吨,增长12.4%。其中猪肉产量3.18万吨,增长14.2%;牛肉产量1456吨,增长2.8%;羊肉产量504吨,下降17.1 %;禽肉产量9952.5吨,增长11.5%。全年禽蛋产量为995吨,增长4.9%。水产品产量8032吨,下降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414378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6%。全县规模工业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中,大米19.64万吨,增长14%;塑料制品9.57万吨,与去年持平;水泥13.36万吨,下降4%;发电量 5.71 亿千瓦时,下降5.1%。
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20403万元,增长28.3%。其中,国有企业亏损215万元;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6403万元,增长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 869万元,增长271.2 %;其他内资企业实现利润3347万元,增长 23.4%。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4862万元,增长14.7%。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0.57万平方米,增长22.1%;房屋竣工面积5.8万平方米,下降28.2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09755万元,比上年增长 19.6%。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11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 11 个;投产项目55个,新增固定资产320961万元。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35972万元,比上年下降17.4%。其中,住宅投资31274万元,下降7.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4.45万平方米,增长106%。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3051万元,增长7%。年末全县国道里程76.10公里,省道里程175.29公里,县、乡、村级道路里程1669.23公里。全县邮政业务收入3060万元,增长22.4%;电信业务收入16989万元,增长7.6%。全年报纸累计订销量20.59万份,杂志累计定销量 16.03万份,收寄特快专递4956件,发送邮件包裹 28万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16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4.36万户,增长18.8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5.5万人次,增长7%;实现旅游收入25.79亿元,增长7%。
六、国内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537万元,比上年增长11%。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336348万元,增长11.5%;乡村零售额84189万元,增长8.6%。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86298万元,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4239万元,增长8%。全县引进境内市外项目数21个,实际到位资金36.4亿元,全年外派劳务135人。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县公共财政收入65114万元,比上年下降10.2%。地方财政收入42471万元,比上年下降18.1%。其中,税收收入8573万元,增长8.5%。上划收入22643万元,增长9.5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4004万元,增长0.5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0727万元,比年初增长8.3%。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政府存款余额232272万元,比年初下降9%;住户存款余额878193万元,比年初增长14%。各项贷款余额449172万元,比年初增长9.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4113万元,比年初增长10.1%;中长期贷款余额355059万元,比年初增长9%。全年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收入27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08.7%。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11275万元,增长58.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3380人,毕业生120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789人,毕业生1148人;初中学校在校生11844人,毕业生3962人;普通小学在校生22943人,毕业生3849人。在园幼儿949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年各类专利申请144人,其中发明专利26件,各类授权专利81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群众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604场。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个。全县卫生机构35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个,妇幼保健站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1711张。卫生技术人员152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08人,注册护士788人。全县运动场152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9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0个。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89%,地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47万公顷,封山育林0.2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6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0.1%。初步核算,2017年全县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3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2.1%。
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起,死亡10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9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事故死亡人数5.68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5.21万人,城镇化率36.92%。全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2224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1元,比上年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86元,增长11%。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家庭消费总支出9768元,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3.2平方米。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908人。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2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1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1.53万人,参合率为97.2%。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1919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724.4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5999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426.3万元。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1981张,收养人员数511人。解决农村7.2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2017年通道侗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在县委和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坚持打造文化旅游核心引擎不动摇,奋力深化旅游“二次创业”,加快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工作,全县经济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1704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544万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26892万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09605万元,增长12.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784元(现价),增长12.86%。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9.3:30.4:50.3。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1%,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9%、25.3%和66.8%,第三产业贡献率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物价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统筹发展社会事业,重点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完成民生投入16.2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6.1%,29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提高到87.1%。
二、农 业
第一产业中,农业实现产值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林业产值3.44亿元,增长8.18%;牧业产值3.75亿元,增长2.81%;渔业产值0.39亿元,增长2.63%。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4.1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07%;油料种植面积7.3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08%;蔬菜种植面积3.61千公顷,增长1.12%。全年粮食、油料、蔬菜产量为8.35万吨、0.99万吨、5.74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3.73%、3.13%、3.42%。2017年全县人工造林面积4.8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2.37%。油茶籽产量为4000吨,较上年增长91.2%。木材采伐量22.8万立方米,增长4.01%。全年出栏或出售自宰的牲猪、牛、羊分别为10.3万头、1.02万头、1.57万只,家禽出笼155万羽,均比上年有小幅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12244.7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是7993吨、1165吨、268吨。猪、牛存栏分别为8.74、3.8万头。全年水产品产量2697吨,增长2.28%。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油茶产业奖扶政策。引进湖南金月云公司投资发展油茶产业、浙江山茶之都公司投资建设茶花基地。建设蔬菜温控大棚15个、标准化智能养殖大棚24个,农业科技园区获批科技部“星创天地”[]科研平台。完成农村土地确权25.89万亩,有序流转农村土地3.6万亩。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2家,新注册家庭农场97家。“通道黑老虎”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73亿元,增长6.5%,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4%。规模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19.3%。为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壮大,县政府出台《通道侗族自治县帮扶工业企业九条措施》,并落实扶持资金250多万元。省委关于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的扶持政策,从财税、金融、住房、用工等十个方面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出台了工业集中区发展扶持办法,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37亿元,新增规上企业6家。宏河硅业等12家企业完成技改,神华林化公司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临口风电场第一期机组并网发电,三省坡风电场开工建设。全县建筑业总产值2.34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建筑业增加值0.98亿元,增长15.5%。2017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9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5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年内新开工项目个数98个,增长28.9%。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完成投资13.0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8.5%。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95亿元,其中住宅投资4.83亿元。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4.15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8.32万平方米,本年房屋竣工面积20.41万平方米。本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9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87 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4.76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3.69亿元。
五、贸易、招商和旅游
201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10.2亿元,增长11.1%;乡村零售额4.57亿元,增长10.3%。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21亿元,增长10. 5%;住宿和餐饮业收入额2.56亿元,增长12.6%。完成商贸物流交易12.6亿元、增长26%,完成电商交易2.16亿元、增长20%,入列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旅游方面。芋头侗寨景区通过4A景观质量评定,横岭侗寨3A景区创建通过验收。县城至皇都骑行绿道动工建设,地球仓田园度假旅居综合体项目落户通道。继长沙、杭州、广州3条直达通道旅游专列后,新开通桂林至通道、重庆至通道2条旅游专线。成功举办中国侗族大戊梁歌会、芦笙文化艺术节。全年接待游客4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7亿元,分别增长31.9%、43.6%。
六、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6.9%,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9.7%。包茂高速陇城至桂林段开通,武靖高速月底通车,与桂林、柳州、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距离大幅缩小。新开通县城至皇都、县城至高步2条公交线。
七、财政、金融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998万元,比上年增长11.01%,其中税收收入32778万元,税占比为81.95%,比上年提高2.6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22607万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15389万元,税占比为68.07%,比上年提高1.77个百分点。全县财政总支出21.26亿元,增长3.5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3亿元,增长10.43%;民生支出16.46亿元,占财政支出77.4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7523万元,增长15.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44.06亿元,增长10.73% 。 企业存款24.65亿元,增长26.99%。各项贷款余额278817万元,增长45.5%。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加大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收,不良贷款率降到1.7%。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成绩。大力实施科技引领和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加强县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创经济效益2800万元。农业、畜牧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突破75%,科技对经济贡献率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4项,带动项目投资260万元。县级财政科技投入1500万元,新增授权者专利3件。2017年,全县共有初级中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小学105所(其中中心校22所、片完小4所、村小4所、教学点75个),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各类幼儿园116所。全县在校学生及幼儿37625人, 其中普通高中生2331人、职业高中生1635人、初中生7282人、小学生17140人、在园幼儿9237人。教职工人数为:职业总校115人,中学854人,小学1076人。高中学业考试九科合格率92.86%,二本以上高考录取率54.8%。累计投入教育资金3.1763亿元,完成县职业中专、礼雅小学建设,县一中、四中学生宿舍楼建设进展顺利,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完成18所合格学校、2所合格幼儿园建设,实施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78个,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落实“两免一补”、学生营养改善、助学贷款等补助资金3471.866余万元,惠及困难学生14.02万人次。启动了城区学校提质改造,礼雅小学春季投入使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划片招生,有效化解县城小学和初中“大班额”问题。建设了18所农村合格教学点、2所乡镇合格幼儿园、38所山村幼儿园,进一步缓解农村孩子就近入学、就近入园难题。职业中专扩招特色专业,一中高考本科录取率56.2%,获全市教育教学先进奖。
九、文化、卫生与体育
文化事业得到发展。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7个,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博物馆、纪念馆共5个。实现乡镇文化站、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全年完成送戏下乡85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6%、99.62%;有线电视用户1.73万户。参与文化经营单位121家、从业人员587人、总资产4857.5万元。年末卫生医疗机构齐全。县级医疗机构有县直公立医院2家、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一家;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39人,注册护士499人;医疗机构床位923张。农村医疗机构有乡镇卫生院21个,村级卫生室142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85人。与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怀化市中医院组建了两个“医联体”,在11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远程诊疗室,家庭医生签约7.26万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7.21万份。县民族中医医院整体搬迁,独坡等5个乡镇卫生院综合楼竣工,合乡并村后设置村卫生室105所、村医疗点37个,群众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全面“二孩”政策、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等工作有效落实,连续十四年荣获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县。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通道县2017年常住人口21.08万人,户籍人口239534人。常住人口中:农村人口13.17万人、城镇人口7.91万人。城镇化率为37.52%。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0207元,增长12.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76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7元,增长16.6%。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410.5元,增长17.6%。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006.4元,衣着消费支出492.9元,居住类支出1313.4元,这三类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57%,较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14%,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吃、穿、住”占比重逐步下降,“文、教、娱”消费支出占比加大。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培训各类人员683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2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10人。2017年末参加机关社保养老保险6697人,征缴基金10306万元;企业养老保险8469人,征缴基金2811万元。城镇职工医保12350人,城乡居民医保21.27万人,参保率99.27%,征缴基金分别为4671万元、3729.4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为10806人、17373人、8130人,征缴基金分别为134.9万元、765万元、205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4万人。改造农村危房1680户,7400余名群众改善了居住条件;投资2600万元改造城市棚户区(货币安置)100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落实国家环保督察、国家林业检查、国家土地督察整改要求,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1.07个问题、市级交办的7个环境突出问题、3个环境信访问题整改到位。国家林业局贵阳专员办交办的11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国土资源部武汉督察局交办的55个问题月底前整改基本到位。环境治理扎实有效。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取缔黄标车156辆,整治一批涉矿企业,全年空气优良率达93%以上,连续第四年入围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推进水污染治理,取缔晒口库区和菁芜洲河段养鱼网箱,划分了畜禽养殖“三区”,对禁养区畜禽养殖进行退养。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227名,查处河道非法采砂12起。大力实施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监督和防疫工作,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临口河段完成小流域治理。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治理1.2万亩,改造标准化农田0.42万亩,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保护更加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927.09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1.5%。区划66.15万亩天然林保护区。落实天然商品林停伐试点补助。严格执行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计划,2017年减伐2.2万立方米。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出台实施。生态修复2.5万亩、侗寨绿化6.6万株,飞机防治马尾松松毛虫11.5万亩。实施公路景观林相改造,万佛山至龙底、双江至县溪、通坪公路马家坝路段森林景观工程完工,在高速公路沿线完成裸露山地生态修复239亩。
十二、社会安全
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2017年,全县共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4起,死亡2人,受伤2人,无较大及以上事故。
社会治安防控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建设了智慧城管、智慧综治、智慧公安。“平安通道”创建扎实推进,在全市率先完成三级一体警务体制改革,圆满完成十九大特护期安保任务,综治工作连续三年全省先进,禁毒工作连续十三年全省先进。设立了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着力加强了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入列全省道路交通平安示范创建县名单。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实现“零事故”。干群携手共抗三次特大暴雨洪灾,投入救灾及灾后恢复资金3055万元。顺利完成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换届。
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一个中心、四大战略”,汇聚磅礴力量,合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一、综合
据抽样调查推算,年末总户数88523户,总人口275128人。按城乡户口登记地划分,城镇人口70550人,乡村人口204578人;按性别划分,男性143786人,女性131342人。全年出生3502人,出生率为12.74‰;死亡3084人,死亡率为11.22‰;自然增长率为1.52‰。全年迁入人口877人,迁出人口1462人。年末常住人口25.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2万人,乡村人口13.76万人,城镇化率为47%。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29592万元,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154816万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284038万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390738万元,同比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8:35.7:44.5调整为18.7:34.2:47.1,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三产比重继续提高。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1956元,增长8.8%。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13万元、增长1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738万元、增长1.25%,税收收入完成38161万元,增长15.97%,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1.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6843万元、增长8.17%,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累计137915万元。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1.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7%。
二、农业农村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157万元、增长5.3%,其中,农业增加值109959元、增长1.36%,林业增加值6914万元、增长1.06%,牧业增加值32741万元、增长16.04%,渔业增加值5202万元、下降2.2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41万元,增长8%。全县标准化种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获湖南省驰名商标10个,获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3个,有机食品1个,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1个,坳上镇列入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7年9月靖州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年末存栏生猪19.81万头、增长18.76%,能繁母猪存栏2.86万头,增长32.41%,全年存栏牛7.96万头,下降0.3%。全年存栏家禽159.7万羽,增长4.61%。全年出栏生猪36.2万头、增长62.26%。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完成183.6公里,贫困人口安全饮水任务完成14800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完成30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完成11个,农村危房改造开工446户,竣工446户,合格学校建设计划投资完成493万元,农村幼儿园计划投资完成320万元,信息化扶贫建设完成18个,完成投资470万元,行政村4G覆盖率达100%,贫困村4G覆盖率达100%,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贫困村光纤通达率分别为81.45%和71.67%,均已完成任务。农村卫生室建成7个,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98个,完成投资6438万元,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开工54个,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示范村完成28个。农村电商服务站任务完成81个。依法查处水事案件,改善河道环境维护水利形象,完成我县河道综合整治1.5km,取缔采砂船4艘、运砂船8艘,沙石场等2处,并按照河道采砂“五个一” 要求进行管理,确保了河道采砂的安全生产和秩序规范。开展河道保洁工作。制定了全县河道保洁工作实施方案,全年投入1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渠水水酿塘电站库区、水源保护区的清理打捞工作。全年共出让土地47宗,出让面积1.5956公顷,成交价款3732万元,其中挂牌5宗,面积为4.3312公顷,成交价款3467万元,协议出让42宗,面积为0.3742公顷,成交价款265 万元;办理划拨供地15宗,面积15.46公顷;批准农村宅基地50宗,面积6343.87㎡;办理了温氏集团养猪项目3户设施农用地备案;完成了县庆项目6个批次30个项目、土地开发项目510余亩的地形测绘、3511宗不动产登记测绘任务和100余户16.8亩精准扶贫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用地测绘;执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确保辖区内耕地占补平衡。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58803万元,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3266万元,增长7.3%,其中,(省级工业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6525万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0425万元,增长12.54%,实现利润4212万元、增长121.05%,实现工业增值税6679万元,增长14.2%。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5235万元、增长4.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施工项目91个。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3713万元,增长18.4%。按投资行业分,工业项目完成177807万元,城建项目完成239111万元,交通项目完成18636万元,社会发展项目完成37605万元,农业项目完成18357万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2197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0.96万平方米、增长22.1%。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915万元,增长10.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59171万元、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6744万元、增长9.5%。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总额40899万元、226134万元、10028万元和38854万元,分别增长10.1%、11.5%、8.6%和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汽车保有量8890辆,其中,载客汽车7769辆,载货汽车797辆。道路客运拥有量285台、5054座位,货运量238台,外地车辆在本地货运车辆800台、4800吨,客货运周转量增长23%,水路货运船30艘、150吨,客运船31艘、620座,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8%。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906万元、增长61.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4661万元、增长66%,邮政业务总量2245万元、增长23%。
全年共向上级公司争取800M4G移动网络基站34个,全县中国电信4G移动信号已实现覆盖行政村已达到134个,行政村4G覆盖率达75.01%,打造了一张无法比拟的4G信号网络。2017年第三季度共接待游客量169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人数302人,实现旅游收入6.53亿元。预计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2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亿元。
七、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20053万元,增长4.2%;其中住户存款668512万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金额418915万元,增长12.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有普通中学15 所,在校学生11286人;专任教师1004人。职业中学一所,在校学生2897人,增长202.4%,专任教师132人,增长221.9%。普通小学15所,招新生3536人,增长15.6% ,在校学生18591人,增长13.6%,专任教师93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8%。全年发明专利78件、增长14%,授权专利21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积极推进文化“三下乡”、“五进基层”、全民阅读、公益电影放映、送书画送戏曲下乡等惠民活动,全年累计完成“送书画下乡、送戏曲下乡”110余场,完成公益电影放映2200场。结合三区文化人才建设、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三区”文化人才培训82期,培训基层文艺爱好者3600余人。《苗侗福地美丽靖州》30周年县庆广场演出策划精湛、气势恢宏,成为县庆系列活动重头戏。2300多名本土演员为观众精彩表演了《天籁歌鼟》《十峒雄风》《鼓楼情韵》《七彩锦绣》《风华梅乡》五个篇章的节目,充分展示了靖州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靖州各族人民在新征程路上同心协力、奋力赶超,开创美好新纪元的良好风貌。高音天王春雷等一批知名音乐人为县庆倾情创作,完成了《哈拉秀》《杨梅红了》《情满靖州》《杨梅红了一片天》等多首县庆歌曲的创作,并拍摄MV,在600多家知名网站、电台、电视、报刊广为传唱,为30周年县庆留下了丰硕的文化成果。全市五运会上我县代表团共获得46枚金牌、24枚银牌、27枚铜牌,总分904分,金牌和总分排全市第四,创历史最好成绩。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2 个,其中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15 个,妇幼院 1个,卫监及其他专业卫生机构、社区(村级)卫生室(所)、诊所(医务室)共计260 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有编制床位1207 张,实有床位1188 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835 张,乡镇卫生院实有床位318 张,其他(妇保院)35 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19 人,其中执业医师 311人,执业助理医师212 人,注册护士503 人。全年总诊101.14 万人次,其中门急诊4.28 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24 万人次,其中门急诊0.04 万人次,住院13191 人,出院13064 人。
十、环境、节能和安全生产
全年减排二氧化硫460.36吨、减排氮氧化物394.8吨,减排化学需氧量31.92吨、氨氮6.9吨,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与上年相比,水质情况有明显好转。单位GDP能耗0.5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49%。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9.28万吨标准。全社会用电总量37205万千瓦时、增长17.3%,其中工业用电量18651万千瓦时、增长16%。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起(其中铁路事故1起,电梯事故1起,非煤矿山事故一起),死亡5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道路(水上)
交通、建筑施工、农机、旅游、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未发生安全事故。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抽样调查显示,全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3685元、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51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69元、增长10.8%。恩格尔系数为35%。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1.1%。新增城镇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1580,完成1664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完成1809人;新增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完成813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累计解决33人;新增创业主体截至10月累计完成1153个,创业带动城乡就业人数完成1402人;贫困家庭“两后生”完成100人;建成“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128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基金4619万元;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全县共有参保单位181个,在职人员6697人(含提前退休人员),退休人员3046人。工伤保险完成基金征缴659.5万元。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完成13729人;征缴基金完成146.92万元。生育保险征缴基金252万元。全县共计将45664条未参保人员数据全部录入省全民参保登记系统。共发放各项社保待遇26271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407万元、生育保险163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899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951万元、企业养老保险10548万元、工伤保险120万元、失业保险84万元。全年为71517人次发放城市低保金1856万元,月人均补差259.52元,月人均同比增长16元;为116379人次发放农村低保金1832万元,月补差提高至180元,月人均同比增长66元,其中为19155人次按3026元每年标准发放低保兜底扶贫资金513万元,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为全县脱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全年为各类优抚对象发放抚恤、生活补助资金1200万元;发放81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60.5万元。
2017年麻阳苗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奋力融入‘一极两带’,建设生态长寿经济强县”发展战略,攻坚克难,实现了2017年全县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综合
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6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3.7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6.71亿元,增长10.6%。产业结构为由上年的23.91:31.60:44.49调整为22.53:30.39:47.08,;按年均常住人口35.28万人计算,全县人均GDP为22101元,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人均GDP达17519元,增长6.8%。
二、农业
201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42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农业19.74亿元,增长6.5%,林业0.58亿元,增长0.1%,牧业6.3亿元,增长0.1%,渔业0.8亿元,增长5.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50亿元,增长4%,其中:农业13.92亿元,增长6.2%,林业0.55亿元,增长0.1%,牧业2.6亿元,增长0.2%,渔业0.42亿元,增长5%。2017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1.8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2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6千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有:粮食总产量达到11.40万吨,油料总产量1.68万吨,蔬菜总产量10.43万吨,瓜果总产量54.4万吨,其中柑桔47.8万吨,猪肉产量1.54万吨,水产品产量0.57万吨;全年牲猪出栏20.2万头,山羊出栏4.42万只,家禽出笼380万羽。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7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9亿元,同比增长7.4%。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有:发电量30377万千瓦时,下降6.9%,饮料酒9430千升,增长52%,铜精矿15831吨,增长21 %,碳素钢27020吨,下降9%,铁合金95264吨,增长21%,商品混凝土74.7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7%,工业硅66114吨,同比增长25%。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55亿元,同比增长24.6%,产销率达98.4%,实现利税总额3.3亿元,同比增长4.8%。2017年全县资质建筑企业5个,实现总产值7.25亿元,同比增长26.7%,实现增加值3.18亿元,同比增长11.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8.3万平方米,增长9.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县500万元以上投资施工项目个数26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32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5000万元以下城镇投资项目20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80亿元,同比增长34.4%;5000万元以上城镇投资项目3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5亿元,同比增长2.3%。房地产项目26个,完成投资8.57亿元,同比增长13.3%。商品房销售面积43.70万平方米,增长75.8%。
五、国内贸易
201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按消费地域分:其中城镇24.63亿元,增长11.36%,乡村6.35亿元,增长7.53%;按消费行业类型分:其中批发业3.67亿元,增长11.57%,零售业23.12亿元,增长10.06%,住宿业0.56亿元,增长15.17%,餐饮业3.63亿元,增长11.99%。
六、对外经济
2017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7万美元,其中直接出口17万美元。2017年全县引进项目9个,合同引进县外资金29.0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2.05亿元,增长45.6%,实际利用内资28.27亿元。其中: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个,合同引进外资3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3万美元;新批境内省外项目2个,合同引进境内省外资金3.88亿元,实际利用境内省外资金10.5亿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7年,全县货运周转量达到3.2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5%,客运周转量达到3.34亿人公里,增长4.0%。2017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4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22万户,本地移动电话用户19.34万户,互联网用户4.52万户。2017年,全年全县旅游景点有12个,接待旅游人次共达10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其中入境90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6456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乡村旅游72.1万人次,旅游收入11536万元。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2017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2.79%;财政总支出27.8亿元,同比增长 14.9%。2017年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97.72亿元,增长20.1%,其中:居民储蓄余额68.69亿元,增长21.0%。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19333元,比上年增加3207元。各项贷款余额56.16亿元,增长20.7%。2017年全县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3666.3万元,增长20.3%,保险业务支出4588.7万元,其中理赔支出2401.8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7年末全县有中等专业(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1778人,专任教师101人。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17199人,专任教师1222人。普通小学133所,在校学生26686人,专任教师1321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101人,专任教师17人。幼儿园(含民办)90所,入园儿童13631人,幼师66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0.3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3.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小学100%,初中99.07%。2017年全县考入高等院校1451人(其中:本科392人,专科1061人),高考录取率达到83.5%。
2017年,全县共申请专利73件,其中:发明专利31件。授权专利22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7年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电影剧院2个,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40家。2017年末全县各类医疗机构达到329个,其中:行政村卫生室266个,拥有床位2212张,每千人拥有卫生床位6.23张,卫生技术人员1947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48人。全县有体育馆1个,县级健身广场1个,2017年,全县体育健儿参加市以上比赛获奖牌数146块,其中:金牌82块,银牌37枚、铜牌27枚。
十一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人口统计年报,2017年末,全县总户数为125762户,总人口397649人,其中:乡村人口330996人,城镇人口66653人。男性人口208789人,女性人口188860人,性别比例为111:100。全县少数民族人口378046人(其中苗族375868人)占总人口的95%。全年出生人口4915人,出生率为12.36‰,死亡人口2443人,死亡率为6.14‰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2‰ 。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5.5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3.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7.43%,比上年提高2.32个百分点。2017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71元,增长11.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42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50元,增长13.1%。城乡居民人均总消费支出10432元,增长20.4%,其中:食品支出3860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415元,增长23.9%,农民人均消费支出6220元,增长15.0%。2017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404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达到1.58万人,其中在岗职工1.55万人。全县单位从业人员取得劳动报酬9.93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9.86亿元,增长8.8%。
2017年末全县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到2.0157万人,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4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参保人数22.75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20.08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65366万千瓦时,增长6%。全县规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5.30万吨标准煤,下降1.1%,其中,原煤消耗量3.84万吨,电消耗量1.54亿千瓦时。万元GDP能耗0.519吨标准煤(2010价),比上年减少0.001吨标准煤。污水日处理能力1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94%。森林覆盖率达到66.04%,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
2017年,全县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起,死亡7人,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9人/亿元。